飞机逃生门-报废飞机

发布日期:2025/9/15

飞机逃生门,也称为应急出口,是飞机在发生紧急情况(如迫降、着陆后起火等)时,为乘客和机组人员提供快速撤离的关键设施。它不仅仅是一扇门,更是一套复杂的应急系统。

一、逃生门的类型和位置

根据飞机型号和大小不同,逃生门的数量、类型和位置也各不相同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:

1. 主登机门/服务门
   · 位置:通常位于飞机的前部和后部(左舷)。
   · 特点:这是日常登机和装卸行李货物时使用的门,但在紧急情况下,它们同样是最主要的逃生出口。这些门最大,通常配有双通道滑梯/救生筏,撤离效率最高。
2. 机翼上方应急出口
   · 位置:位于机翼上方的客舱两侧。
   · 特点:这是最常见的“小”逃生门。它们比主登机门小,通常只配有单通道滑梯。从外部看,其玻璃或塑料窗框上会有明确的标识。从内部看,其周围结构会非常醒目。
3. Type III 应急出口
   · 位置:通常在一些小型客机(如CRJ系列、部分ERJ系列)或某些机型的后部。
   · 特点:这是最小的应急出口,通常只是一个可以向外抛出的窗户,并连接着一个撤离绳或滑梯。开口较小,需要乘客以特定姿势跳出。
4. 驾驶舱应急窗口
   · 位置:驾驶舱两侧。
   · 特点:专供飞行员使用。在紧急情况下,飞行员可以通过特定机关打开或抛掉窗户,利用内置的绳索撤离。

二、逃生门的内部结构和操作机制

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(可能断电、充满烟雾、乘客恐慌)也能被快速打开,逃生门的设计遵循简单、直观、高效的原则。

1. 醒目标识:门的上方一定有“应急出口”的中英文标识,并在其附近有清晰的照明标志(即使在烟雾中也能看到)。
2. 操作手柄/盖板:门上或旁边有一个非常显眼的操作手柄。通常它被一个透明的塑料盖板保护,防止误触。
   · 操作方式:在紧急情况下,乘务员或指定的乘客需要先打开或扳开保护盖,然后按照指示方向(通常是向上或向下)扳动手柄。手柄与门的闩锁机构相连,一扳动就会解锁。
3. 开门方式:门解锁后,由于其是充气滑梯的包,本身非常重(可达80-100公斤),需要用力将其向外推,然后它会借助重力、弹簧或充气装置的力量自动向外打开并脱落,滑梯包随之掉出并在数秒内自动充气完成。
4. 滑梯/救生筏:这是逃生门的核心。现代客机的逃生门都预装了应急滑梯。一旦门被打开,滑梯会自动充气展开,形成一个倾斜的通道,让乘客可以快速滑到地面。在水上迫降时,部分滑梯可以脱离机身,作为救生筏使用。

三、谁可以操作逃生门?

正常情况下,绝对禁止任何乘客触碰逃生门任何部件!

只有在机长发出撤离指令,且乘务员高喊“撤离!撤离!撤离!”的口令后,才能由指定人员操作。

1. 首要负责人:机组人员
   · 乘务员经过严格且反复的训练,能够熟练地在各种极端情况下操作逃生门。他们是操作的主力。
2. 协助者:指定的应急出口乘客
   · 在航班起飞前,坐在应急出口那一排的乘客会被乘务员单独进行问询和简要讲解。
   · 问询标准:你是否是15岁以上、身体健康、具备足够的体力、语言能力和理解力,并愿意在紧急情况下协助机组?
   · 简要讲解:乘务员会指示你看安全须知卡,并简单告知:“紧急时,听到指令后,扳开这个盖板,拉下这个手柄,用力把门推出去。之后请协助疏导其他乘客,但你自己不要第一个跳下去。”
   · 如果你不符合条件或不愿意承担此责任,可以要求调换座位。

四、重要安全须知和法律法规

1. 严禁误触:在任何非紧急情况下触碰逃生门手柄是严重的违法行为。会导致:
   · 滑梯意外释放:一次意外的释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(重新折叠打包一个滑梯费用高达数十万人民币),导致航班长时间延误或取消。
   · 法律后果:肇事者将面临高额的经济赔偿和行政拘留甚至刑事处罚。中国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和《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》对此有明确规定。
2. 听从指令:紧急撤离时,时间就是生命。一定要保持冷静,绝对听从机组人员的指挥。不要擅自行动,不要拿行李,有序撤离。
3. 阅读安全须知:每次乘坐飞机时,花一分钟时间阅读前排座椅口袋里的安全须知卡,了解离你最近的应急出口的位置。“数一数离你最近的出口有几排座位”是一个很好的安全习惯。

总结

飞机逃生门是一套设计精密、关乎生命的应急系统。它并非普通的门,其操作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。作为乘客,我们需要做的就是:

· 绝不触碰:非紧急情况下,视其为禁区。
· 了解责任:如果坐在出口座位,认真听取乘务员的讲解,并确认自己是否愿意且能够承担责任。

· 保持警觉:登机时留意出口位置,紧急时听从指挥,有序撤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