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机起落架是飞机上不可或缺的核心系统之一,它被形象地称为飞机的“双腿”。其主要功能是支撑飞机在地面移动、吸收飞机着陆时的冲击能量,并为地面滑行提供必要的操纵和刹车能力。 --- 一、 主要功能 1. 承载功能:支撑飞机在地面的全部重量,包括停泊、滑行、起飞和着陆时产生的载荷。 2. 缓冲功能:通过内部的减震系统(如油气式减震器),吸收和消耗飞机在着陆和地面不平整时产生的冲击能量,保证飞机结构和乘员舒适度。 3. 操纵功能:前起落架通常与方向舵操纵系统联动,或者自身带有转向作动筒,使飞机能够在地面灵活转弯和保持直线滑行。 4. 刹车功能:主起落架上装有强大的刹车系统,用于在着陆后减速、中止起飞以及地面停放时驻车。 --- 二、 基本组成 一套完整的起落架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: 1. 支柱:主要承力结构,将地面载荷传递到飞机机身。 2. 减震器:通常是油气式减震器,利用油液通过小孔产生的阻尼和气体的压缩来吸收冲击能量。 3. 机轮:包括轮毂、轮胎(通常充有氮气,以防爆燃)。轮胎上有复杂的花纹以防打滑。 4. 刹车系统:通常是多盘式液压刹车,现代大型客机普遍采用碳刹车盘,具有重量轻、耐高温、效率高的特点。许多还配有防抱死系统(ABS)。 5. 收放系统:包括作动筒、锁机构等,用于在起飞后将起落架收起放入轮舱,以减小飞行阻力;着陆前将其放下并锁紧。 6. 转向机构:用于前起落架,实现地面转向。 --- 三、 常见布局类型 1. 后三点式 · 特点:两个主轮在飞机重心之前,一个尾轮在机身尾部。 · 优点:结构简单,适用于在草地等简易跑道起降。 · 缺点:地面稳定性较差,容易发生“拿大顶”(飞机倒立)事故。飞行员视野不佳。 · 应用:主要用于老式飞机和一些小型通用飞机。 2. 前三点式 · 特点:两个主轮在飞机重心之后,一个前轮在机头下方。这是现代飞机绝对主流的布局。 · 优点: · 稳定性好:飞机重心在主轮之前,地面滑行时不易侧翻。 · 飞行员视野好:飞机着陆姿态接近水平,视野开阔。 · 刹车效率高:大力刹车时,飞机重心前移,对主轮压力增大,刹车效果更好。 · 减少喷气发动机吸入异物的风险。 · 应用:从波音、空客的商用客机,到战斗机、公务机,几乎全部采用此布局。 3. 自行车式 · 特点:前后各有一个主轮,机翼下方各有一个辅助小轮用于平衡。 · 优点:解决了机翼很薄(如战斗机)无法容纳起落架的问题。 · 缺点:起降操作复杂,地面转弯困难。 · 应用:非常少见,主要用于一些特殊军机,如B-52轰炸机、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。 4. 多支点式 · 特点:有多个主起落架支柱和机轮,以分散巨大的机身重量。 · 应用:专为大型飞机设计,如波音747有4个主起落架支柱(共16个轮子),空客A380有5个主起落架支柱(共20个轮子)。 --- 四、 收放形式 · 前收式:起落架向前旋转收入轮舱(常见于许多客机)。 · 侧收式:起落架向机身内侧或外侧收入机翼或机身轮舱(常见于战斗机、公务机)。 · 旋转收放:收起时,起落架会先扭转一定角度再收入轮舱,以节省空间(如波音737的主起落架)。